FY-01生态环保固体颗粒融雪剂,对建筑、车辆的腐蚀性降到很低,特别是能够防止镁铝合金和镉材料等金属的腐蚀,对土壤、水和植被的影响很小,具有稳定分解、低化学耗氧量、低生物耗氧量和低水体毒性等特性,是一种清洁环保型融雪剂,符合美国AMS-1431D《航空道路固体除冰/融冰化合物》国际通用标准中所有要求,是目前市场上氯盐类融雪剂最佳替代品,不仅适用于街道、公路,桥梁、铁路等,尤其适合于飞机跑道、飞行滑道等场所的除冰防冰之用,FY-01生态环保固体颗粒融雪剂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,而且市场前景非常广阔。
FY-01技术优势体现在:
① 吸水性强,溶解度大,除冰速度快;
② 水溶性极佳,固体颗粒完全溶解于水,除冰后道路无残留痕迹,而市面一般氯盐或醋酸钙镁盐融雪剂道路使用后,总会在路面留下一层白色残留物;
③ 固体颗粒主要组成为碳氢元素,除冰后进入环境水体,易于分解,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碳氢化合物,对植物没有损害,而氯盐是不会分解的,对环境有害;
④ FY-01固体颗粒融雪剂对道路钢筋水泥、沥青等腐蚀性极低,损害极小,相比于氯盐,可以大大降低道路维修成本;
⑤ 颗粒度好,无粉尘,易于播撒。
主要技术指标
本公司生产的FY-01生态环保固体颗粒融雪剂符合美国AMS- 1431D《航空道路固体除冰/融冰化合物》,该标准是国际通用标准,其主要性能及质量指标如下:
① 外观:白色不规则颗粒
② ②水分:≤1%
③颗粒度大小:2—6mm
④氯离子:<100ppm
⑤pH值(15%溶液):8—11
⑥闪点:>93℃
⑦镁合金全浸没腐蚀试验测试:AMS4376镁合金重量改变<0.2mg/cm2·24h
⑧镉板循环腐蚀测试:镉板重量改变<0.3mg/cm2
⑨重金属(铅、铬、镉、汞)各组分:<1ppm
适用范围
该融雪剂主要用于飞机场跑道和停机坪,预防和清除霜、冰或雪的积聚,也可用在街道、公路、铁路、自行车道、人行道、桥梁、庭院、停车场、运动场及其它交通区域。
使用方法
FY-01生态固体颗粒融雪剂使用方便,可以人工播撒。在对机场跑道进行除冰防冻化雪处理时,使用机场一般播撒设备即可。在降雪前,预先撒布一定量的融雪剂效果更佳。
(1)FY-01生态固体颗粒除冰剂使用参考量如下表所示:
飞行跑道不同天气条件 |
>-10℃ |
-10℃ ~ -20℃ |
冰,雪堆 |
20 ~ 25 g/m2 |
40 ~ 70 g/ m2 |
雪,降雪 |
25 ~ 30 g/ m2 |
50 ~ 80 g/ m2 |
冰,冻雨 |
35 ~ 40 g/ m2 |
60 ~ 90 g/ m2 |
在地面冰雪开始冻结之前,按25 ~ 30g/ m2预防播撒。
(2)FY-01生态固体颗粒除冰剂还可溶解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喷洒,使用参考量如下表所示:
气温 |
融雪剂浓度 |
融雪剂用量 |
>-10℃ |
15% |
150~200 g/ m2 |
-10℃ ~ -15℃ |
20% ~ 25% |
200~250g/ m2 |
-15℃ ~ -20℃ |
25% ~ 30% |
250~300g/ m2 |
在地面冰雪开始冻结之前,根据气温范围使用相应浓度,按150~200g/ m2预防播撒。
(3)FY-01生态固体颗粒除冰剂也需根据降雪时气温与降雪量计算使用量,只有足够的用量才能将雪融为溶液带走,达到融雪的目的。一般每mm降水量新降雪厚度约为25mm,经几小时压实下沉后约为每1mm降水量雪厚度为20mm。不同气温每平方米(m2)雪(降水量1mm)的使用量见下表:
气温(℃) |
-1.0 |
-2.0 |
-3.0 |
-4.0 |
-5.0 |
-6.0 |
-7.0 |
-8.0 |
-9.0 |
-10.0 |
使用量(g/m2) |
9.6 |
12.7 |
15.9 |
19.0 |
22.2 |
25.4 |
28.7 |
31.2 |
34.3 |
37.5 |
|
||||||||||
气温(℃) |
-11.0 |
-12.0 |
-13.0 |
-14.0 |
-15.0 |
-16.0 |
-17.0 |
-18.0 |
-19.0 |
-20.0 |
使用量(g/ m2) |
42.7 |
47.9 |
53.2 |
58.3 |
63.5 |
68.8 |
74.1 |
79.4 |
84.6 |
90.0 |
(4)FY-01生态固体颗粒除冰剂与机械除冰配合使用,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。对于2cm以内的除雪,撒布固体融雪剂即可。对于2cm以上的降雪,气温较低时,机械除雪后,较薄的压实雪及冰层很难被设备清理干净,应及时撒布固体融雪剂分离融化冰雪与路面粘结,达到理想的除冰雪效果。
注意事项:
1、融雪剂应密封保存,存放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地方,避免吸潮和结块。可以堆放保存。
2、融雪剂在使用时,避免与眼睛和皮肤直接接触,如进入眼里或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干净水冲洗。